如何輕鬆分辨六大茶系?
█ 如何輕鬆分辨六大茶系?
綠茶、青茶、紅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黃茶,是否你也有這樣的疑問?
我喝的茶到底屬於哪一種呢?
簡單來說,就是依茶乾(乾燥的茶葉)的外觀顏色來分辨,更深入地說才是發酵程度。
什麼是發酵?就是利用茶葉內含的『酵素』來進行氧化作用!
█ 泡茶前,讓我們來好好瞭解茶葉吧!
【綠茶】鮮綠色,無發酵,在茶葉採摘後直接停止氧化,讓茶葉保持綠色的外觀,台灣的綠茶茶乾外型大多為球型呈現,例:三峽龍井茶、三峽碧螺春、日式煎茶等。
【青茶】黃綠~褐色都有,部分發酵,青茶的製程在台灣特別蓬勃發展,利用氧化程度的不同,製造出不同風味的茶,茶乾有球型、條索型,例:包種茶、台灣高山茶、凍頂烏龍茶、東方美人、紅烏龍等都屬於青茶類喔!
【紅茶】黑褐色,全發酵,充分地讓酵素開心的氧化,茶湯琥珀色,茶乾多為條索型,例:小葉種(蜜香紅茶)、紅玉(台18)、紅韻(台茶21)、阿薩姆(台茶8)等的茶葉適製性,都是適合做紅茶的茶種。
【黑茶】褐黑色,後發酵,生普曬菁後壓餅存放;熟普多了渥堆,加速發酵,例:普洱茶。
【白茶】葉片間有白毫,輕發酵,茶湯色介於黃和琥珀之間,通常會選擇含有白毫的嫩葉來製茶,製作工序最為簡單,但製作工序也最長,至少2天以上,茶乾為自然乾燥的葉片狀,例:台灣白茶、白毫銀針、白牡丹、壽眉、貢眉等。
【黃茶】黃色,微發酵,採摘後停止氧化,利用悶黃的方式製成,是世界最少人製作的茶品,例:中國湖南君度銀針。
█ 深入茶的世界後才知道,原來有這麼多的內涵!
其實每一種茶樹品種,都能製作成這六大茶系,唯一最要考慮的是『適製性』,品種、產地、天氣等,
都會影響茶葉的呈現,是否能讓茶葉本身發揮最好的風味,才是茶師們在這茶葉世界裡最有趣的挑戰!
下一次挑選茶時,不妨多品品茶背後的故事,隨著香氣飄渺、湯色變幻,說不定能讓你的感官味蕾有所變化喔!
時代茗茶也會不定期舉辦『時心茶席』活動,除了可以自身體驗喝茶分辨六大茶系,
我們還有洗滌身心靈的六感茶席,如果您有興趣可以關注時代的FB或IG,邀請大家和我們一起沈浸茶之生活!